火锅,应该是各种美味里极具个性的标签,很多人一看到火锅两字,就两眼放光了,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火锅都是一个让人戒不掉的美味。
一架炉、一口锅、几碟配菜、边煮边吃,这种简单的饮食模式,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然而却是中国饮食派系与文化最深刻的见证者。
中国人有多爱吃火锅呢?
无论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它都不会缺席。
夏天,在空调房里吹着冷气也要吃火锅,流着汗也觉得值得。冬天,外面寒气逼人,屋内围坐一团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更是幸福满足。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每当不知道吃什么、或者没有食欲的时候,吃上一顿火锅准是没错的。
那么,欢迎来到火锅的世界,欢迎来到这个翻滚的江湖。
一、北京火锅
铜锅涮羊肉是老北京地道的火锅吃法,它对器具和食材的选用非常讲究:铜锅、清水、涮鲜羊。吃起来就一个字儿:“纯”!
汤底用的是清水,顶多放葱姜;羊肉的鲜味纯,那可是新鲜羊肉手切片,用筷子一提溜,变色后捞出。
现在的涮羊肉受南方火锅的影响,大骨高汤、油辣红汤等风味汤底也开始在京城流行、唯独这蘸料,老北京人绝不能妥协分毫。芝麻酱浓醇,韭菜花鲜香,再来点儿咸鲜回甜的腐乳汁儿与葱花香菜,一口糖蒜一口嫩羊肉,酸甜鲜咸呛在口中交错又互不抢味儿,真真儿是妙。
二、川渝火锅
川渝火锅基本可以分为两大派,一个是成都火锅,大多是清油锅底,不太会吃辣的人,一口菜一口水,也基本可以hold住。
另一派就是追求重麻重辣的重庆火锅,用料一定要足。会吃的重庆人,把火锅吃成了一种学问,创造了九宫格,把火锅分为了三个层次,中心格、十字格、四角格,每个格都有不同的温度、浓度,根据食材的属性,下在最适合那一格里,才能获得最佳口感。
重庆老火锅,底料要用大量的牛油来炒,这样才能把辣椒、花椒等香辛料的香辣味封存起来,再兑上炖牛肉的高汤,红油汤底就会散发出浑然一体的浓烈香气,在煮火锅时,会与食材一起激发出特别复杂撩人,呛辣又醇厚的味道。至于涮料嘛,其实最早都是毛肚、鸭肠、牛血旺之类的,所以早起的重庆火锅又叫毛肚火锅。
川渝的麻辣火锅比较刺激,蘸料就不能再用辣椒“火上浇油”,反而是蒜泥、蚝油和香油调配的油碟,更清润去火。很多人第一次去重庆吃火锅时,感觉油碟特别奇怪,吃起来才发现的确油而不腻。他们的蘸料绝不是麻酱,而是干碟、油碟。油碟是首选,快速降温、中和辛辣、增加香气是它最大的优点,油碟的配料繁多、蒜蓉、香油、香菜、小米辣、耗油、芝麻一样不落。
干碟就相对简单多了,每家店都有着独家的配方,辣椒面、花生碎、盐、味精、芝麻,比例不一,吃起来更丰富了香辣的口感。
川渝火锅可以说是吃辣的朋友们的最爱,火辣辣的锅底,放上毛肚、牛肉一涮,夹起来时还滴着清澈的红油,放进嘴里,那叫一个过瘾。
“六分牛油四分水,姜蒜花椒和海椒”这样的锅底,光是听起来就觉得香喷喷的,而当红汤翻滚起来的时候,口水也不由自主的咽了咽。
三、潮汕火锅
潮汕地区是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的统称。地域面积并不广阔。拿小城汕头来说,这里的海洋面积是陆地的五倍。
然而,牛肉火锅却打败了海鲜,一举拿下潮汕美食扛把子的地位,凭什么?或许,这只能用潮汕人对料理的诚意,还有对美味的热爱才能解释得清吧。
懂吃的潮汕人用沙茶作锅底,涮牛的各个部位。后来随着岁月的变化,牛肉锅也发生了些微重要改变。锅底改用以牛骨熬制的清汤,涮牛肉的各部位,蘸沙茶酱、普宁豆酱等调料食用。
广东人的汤煲得天下闻名,广东人的粥也不甘示弱,尤以顺德为最。顺德人更是在火锅上也动开了养生的念头。顺德白粥火锅,一锅熬制数个小时的白粥里,放入鸡、鸭、海鲜等各种食材。小心翼翼夹起鱼片,在粥里涮十几秒,鱼片柔滑入口,带着粥的香气,还没有回味就在口中化开,非得再吃上十块八块才能满足味蕾。
广东人口中的“打边炉”,就是吃火锅的意思。冬季严寒,围炉而食,人在炉边,故称打边炉。与一般的所谓“火锅”不同,“打边炉”是站着吃的。而且用的筷子也比普通筷子长一倍,便于站立涮食。
广式火锅从外观上看可能没有川渝火锅的视觉冲击力,它更注重清淡、食材的原汁原味,连吃一星期也不会拉肚子,皮肤还越来越好,养生火锅实至名归。
打边炉的食材也很丰富,鸡羊鱼牛等等,汤底也有浓有淡,凭自己的喜好选择。开涮之前必喝上一碗汤,保证浑身上下都暖了。下菜时遵循“先荤后素”(海鲜-肉-菜),能保证汤底味道纯正。
而它的锅底、吃法也有着十余种,粥底、清水、牛肉、猪肚鸡、海鲜、炭炉等等,让你吃得过瘾。
四、云贵火锅
贵州的酸汤是用清米汤或糟辣椒发酵而成的,带着浑厚的自然酸香。独特的汤底,酸有酸的突出,辣有辣的讲究,现宰的新鲜活鱼煮在酸汤里,味道真的美极了!再加上糅合了湘西“蘸水”和川渝油碟的风味蘸酱,感觉一碗汤能干掉一锅饭!
云贵的火锅一般都采用当地的特色产物来做,很具有特色,搭配的蘸料是经典的辣椒蘸水。
这一系列的火锅最大的特点就是:鲜!
野山菌火锅的锅底是很重要的,所用的野山菌是从当地采摘,洗净后熬制而成,汤汁鲜美,营养丰富,比较养生,适合一点不喜欢重口的朋友。
酸汤鱼火锅同样也是很注重锅底,制作时会用到独特的酸汤酱,每天新鲜熬制,在涮锅之前,一定要先品尝他的汤,酸中带着微辣,还有番茄的鲜香。
一碗汤下肚,让人胃口大开,唇齿间回味悠长。里面的鱼肉更是下饭利器,鱼肉和汤汁的巧妙融合,鲜香酸辣汇聚在舌尖,简直是人间美味。
贵州人喜吃酸是出了名的,贵州的酸汤火锅和川渝火锅一样红彤彤的,但是这个红则是突出在“酸”上。贵州的酸汤鱼、酸汤牛肉,都是酸汤的美味特色。先盛上一碗浓汤带着肉一起吃,再涮上喜欢的蔬菜,就算在没有暖气的贵州,也暖和的让你流汗。
五、江浙火锅
苏杭菊花火锅传说菊花火锅是慈禧太后首创的,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清香爽神,风味独特。其做法是将鲜菊花瓣浸泡洗净后,再放入加有明矾的水中漂洗一遍,捞起沥干备用。在火锅中加入鸡汤或肉汤之类的汤汁,煮沸后先将鸡片、肉片、鱼片等等生料投入,过1分钟左右投入菊花瓣,再煮片刻即可食用。
浙江八生火锅是以鸡胸脯、鸡肫、猪腰等主料为原料的浙江名菜。享用时,只需把八生和四色蔬菜入水汆熟,入口前再蘸上麻辣酱、虾油卤等佐料即可食用,此菜原料精细,制法别致,素荤搭配,营养丰富,风味绝佳。
六、海南火锅
椰子鸡火锅凭借着滋补养润、应时应季、重食材轻烹饪的新美食理念,在近几年成为粤港深地区深受食客喜爱的新锅型。
椰子鸡火锅用的是海南产的优质椰青作为锅底原汤,不添加任何人工调料,一开锅就是热椰子汁,直接先来一碗下下火,尤其受女性的青睐。
七、东北火锅
东北酸菜白肉火锅。唱着“翠花,上酸菜”的东北人,爱酸菜也是爱到骨子里。上好的骨头汤做锅底,把酸白菜切成丝放进锅里煮,八成熟的白肉切成薄片下锅涮着吃。有酸菜做中和,肥而不腻。
八、特色火锅
除了上面的地区特色火锅,北京还有一些好吃的火锅,羊蝎子、板筋、棒骨、肥肠火锅等等,他没有那么“花里胡哨”的汤底和蘸料,但它也同样的好吃。
羊蝎子火锅是北京人绝对离不开的美味,精心炖煮的羊蝎子,没有膻味,香气浓郁,羊肉酥烂可口。
吃完羊蝎子再涮些青菜和抻面,尤其是抻面,劲道有韧劲,吸足了汤汁,加上点醋一吃,满足呀!还有板筋、棒骨、肥肠等等这些,都是先吃里面“硬菜”,吃完后再涮些青菜去去油腻,看起来很简单,单一,但是却真的很好吃!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
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时人以陶罐为锅,到宋代,火锅的吃法在民间已十分常见,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食谱中,便有同友人吃火锅的介绍。元代,火锅流传到蒙古一带,用来煮牛羊肉。到清代,火锅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用料是山鸡等野味。
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在加一顿火锅吧!
火锅种类万千,以上所列火锅种类只是冰山一角,对于这些火锅您最爱吃的是哪一种呢?
吃火锅时您最喜欢涮什么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