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
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中国古代是个很重要的节日。
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渐冷,气温降低,很多市民开始注意保暖防寒以及冬季滋补。
今日迎立冬,养生注意预防“五寒”
1、防鼻寒
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2、防颈寒
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
3、防肺寒
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专家称,症状较轻的,可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
4、防腰寒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具体的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每次做5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5、防脚寒
可以经常做足浴。足浴要注意3点:一是温度,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二是时间,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三是按摩,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
立冬养生,还要注意“热”
1、喝温热性茶水
立冬后,天气转冷,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开始减退,想要增强身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尤其,对于虚寒体质,最好减少绿茶、白茶、*茶等性寒之茶的饮用。
可以改喝茶性较温的红茶和花草茶,既可以御寒暖身,还可以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
女人可以喝点刺玫红茶,可增强抗衰老作用,非常时候秋冬季节饮用。
红茶属于温热性质的,温补不伤胃,能帮助女性暖胃驱寒,刺玫花中含有挥发油,也有美白皮肤的作用,长期泡水饮用,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消除脸部色斑沉着,特别是女性蝴蝶斑,有很好的淡化作用。同时刺玫花性温,具有理气解郁,化湿和中,活血散瘀之功效。
男人可以喝点蒲公英根红茶,蒲公英可去火消炎,护肝排*,预防肝损伤,还有利于促进身体*素的排出,经过发酵工艺后,蒲公英寒性降低,不温不燥,非常适合秋冬季节饮用,尤其是抽烟喝酒的男士,是不错的选择。
2、晚上泡泡脚
人与植物虽然同属生物,但人与植物体内流动的液体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人血见寒易凝。
立冬后,人的手脚易凉,后背易冷,是气血遇寒循环不畅所致,每天热水泡泡脚,是不错的选择。
热水泡脚能扩张腿脚的末梢血管,增加足部的皮肤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手脚冰凉症状。尤其对于冬天手脚冰凉的女性,热水泡泡脚更有好处。
泡脚的方式很简单,睡前泡脚以38~45℃浸泡约20分钟即可。而在泡脚的时候,加点生姜、花椒、艾叶等一起泡脚,泡后再喝上一杯茶水,祛湿养生效果更佳!
3、外出做好保暖,保护心脏健康
立冬后,室内温度较低,室内温度较大,导致温差大,而心脏最怕的就是温差大。
心脏就像人体的发电机,到了冬天,为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它更得加倍努力工作。这也使得冬天成为心脏的“多事之秋”。
在寒冬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加之气候干燥,人的生理机能时常处于应激状态,这样就加大了心脏的负荷;严重时会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多以,要避免寒冷时外出,如果外出,要备好围巾、手套、帽子等保暖设备。需特别注意起夜或洗澡时的保暖措施。
送你立冬食谱——羊肉萝卜汤
萝卜被称为“平民人参”,萝卜软烂,清香味淡,具有清痰止咳,温中益气之功效。羊肉性温,适合冬季食用。
食材准备:主料:羊肉克,白萝卜50克,蒜苗15克,生姜1小块,大料适量,桂皮适量配料:食用油30克,红油3小匙,酱油3小匙,高汤3大匙,料酒1/3大匙,胡椒粉少许,豆瓣酱3小匙,精盐2小匙。
制作步骤:
1.羊肉洗净切块,白萝卜洗净去皮切块,生姜洗净拍松,蒜苗洗净切段。
2.往锅里放油,烧热,放入姜、大料、桂皮、豆瓣酱、羊肉爆炒出香味,注入料酒、高汤,用中火烧。
3.然后加入白萝卜、盐、胡椒粉、酱油,烧透至入味,放入蒜苗、红油稍烧片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