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作者丨金麦麦,编辑丨杜仲
在刚刚过去的01年,年轻人们吃出了一个又一个新赛道,也送了不少食品公司敲钟上市。
功能性食品、养生、预制菜、零糖低卡、植物蛋白成为了01年食品业界的关键词。年轻人的好奇心和需求被点燃,资本热度也随之水涨船高。
作为一个既传统又与时俱进的赛道,食品企业的产品力和创新力尤为重要。观潮新消费(ID:TIdeSight)特推出《01,国潮产业十大赛道盘点》系列选题,本篇梳理总结了01年食品关键词及0年的行业趋势。
01、01,食品七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功能性食品
妆食同源,新原料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原本在护肤界大火的成分*如今也“烧”到了食品领域。
近几年,玻尿酸、葡萄籽、烟酰胺、褪黑素、胶原蛋白等成分被添加到食品当中,不管是食品原料还是包装形态上,都有了很大的变革。
01年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玻尿酸被列为食品原料可以用于食品添加。华熙生物率先推出国内首个玻尿酸食品品牌「黑零」,涵盖了透明质酸咀嚼片、软糖、水光饮、燕窝饮等品类,这也为01年玻尿酸走进食品行业开创了先河。
紧接着,汉口二厂和代餐品牌Wonderlab推出了透明质酸气泡水和透明质酸软糖;乐纯和光明乳业推出了透明质酸酸奶;乐乐茶推出透明质酸奶茶;娃哈哈推出了玻尿酸气泡水—轻奈……
拿捏住年轻人的“新需求”,新品牌和资本联手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千亿赛道。据观潮新消费不完全统计,01年功能性食品融资事件约13起,背后不乏IDG资本、红杉种子基金、北极光创投、华映资本等头部机构。
“功能热”也热到了二级市场。具有代表性的“功能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去年5月上市,上市当日总市值就达到了66亿元。截至今日发稿,其总市值达.6亿元,增长了近3倍。
北极光创投合伙人林路曾经表示,保健食品和休闲食品健康化的消费需求均在美、日等发达国家被验证,在中国仍属于具有极高成长性的增量市场,需求端的快速崛起也将反向加速推动*策的有序放开。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0年我国功能食品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亿元。有数据显示,美国功能食品渗透率超过50%,其中60%的消费者属于黏性用户。而在日本,功能食品的渗透率达到40%左右。相比之下,中国功能食品的渗透率仅为0%,其中黏性用户仅占10%,如此大的市场空间给品牌更多机会。
总体来看,人们健康意识在不断提升,功能性食品的出现让消费者对健康食品有了新的看法。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开始选择更加多样的功能性食品。
关键词二:健康
元气森林带领食品饮料行业进入全面零卡低糖时代,也反映出「健康」已成为当下的消费潮流。尤其表现在消费者对低脂/零脂、低热量/零卡、低糖/无糖、低盐等产品的追捧上。
健康意识的提升使得糖、盐、脂肪这些再常见不过的食品原料成为了消费者追求身材、健康路上的阻碍。
不仅是减盐,零食、乳制品、饮料等品类都纷纷打出“减糖”的标签,甚至开始推出“0糖产品”,以求更快俘获人心。
01年玛氏宣布减少包装食品平均0%的钠含量;乐事推出减盐50%系列薯片;就连海天、李锦记、六月鲜、加加等酱油品牌都打出了减盐、轻盐、低盐、薄盐等产品。
0糖低卡的火也烧到了儿童零食赛道。紧抓90后妈妈精致育儿的心理,零食品牌也开始打出0添加儿童食品。0糖、少油、不额外添加盐、不添加防腐剂、人工色素、香精是儿童零食的关键点,在配料表上做精简成了品牌纷纷发力的重点。
但低卡少盐0糖的配料表就真的健康吗?
根据国家标准,每克或毫升食品中钠的含量要小于等于10毫克,才能称为低钠、低盐食品。一些产品原料中含有类似海鲜等成分,其自身自带盐分,因此对于低钠标准难以衡量。
不仅如此,一些商家打着0糖、低盐的名号,围猎着注重健康的消费者。
尽管95后、Z世代消费者是0糖低卡低盐背后的推手,但目前对于真的去糖减盐的食品,消费者接受程度仍然有限,被“减轻”的食品难以满足年轻人的重口味,0糖低盐的需求还未被完全激活。
关键词三:植物蛋白
01年,在BeyondMeat席卷国外市场之时,本土植物基品牌也不断涌现。
星期零、珍肉、庖丁造肉等新品牌发展迅猛;金字火腿、双塔食品也开始和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BeyondMeat合作,在植物肉赛道着手分羹;肯德基推出了植物肉炸鸡块;麦当劳也在中国内地首次推出了植物肉早餐系列等等;就连老字号狗不理也推出了植物肉包子。
一时间,植物肉产品开始遍地开花。植物肉产品渗透到了各大商超、星级酒店,甚至是私房菜馆、休闲餐吧中。
由于制造过程低碳环保,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植物肉被喻为是“碳中和”时代与新能源齐名的下一个风口。
除了低碳环保,营养也是植物肉的卖点所在。与真肉富含的蛋白质、维生素B1、铁等营养成分不同,植物肉不含胆固醇,且含有膳食纤维,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植物肉的兴起不仅仅是由于消费者健康环保意识的提升,还在于传统肉食加工已逐渐趋于天花板,若想继续满足肉食者需求,发展空间已受限,新型肉食品成为了肉品加工的替代者。
但“植物肉”在国内一直颇具争议性,人们吃的并不是“肉”,而是理念。
从年“植物的突破”到00年“植物基革命”再到01“植物肉元年”,植物基已经连续5年被看作是未来食品饮料的重要趋势。
植物基虽然国内市场规模还不大,但消费者的接受程度在逐渐提高。
关键词四:方便速食
疫情按下了方便速食的快捷键,年轻人身边一直被螺蛳粉、自热火锅、红油面皮等围绕着,年底预制菜又一冲而上。
从方便面开始,粉面成为了方便速食品的经典品类。从最开始的口味创新,到现如今拉面说、劲面堂、李子柒的品质升级,速食品不仅仅只追求“速”,更追求“味”。
与康师傅、统一不到3元一包的方便面、酸辣粉丝相比,拉面说、劲面堂动辄二十多元一包的面刷新了消费者的认知。但丰富的配料,非油炸面饼又让消费者感觉到物有所值,因此消费者的口味也被新品牌重新培养。
自热火锅、预制菜等新形式的品类出现,也成为了“打工人”的必囤品。快速的生活节奏压缩了上班族的用餐时间,不将就的年轻消费者便开始思忖如何快速高效悦已。
健康、真材实料、方便快捷、还原本味是新速食品的初心所在,费尽心机,花样百出也是品牌为迎合消费者处心积虑。
关键词五:涨价
在成本推动下,主流食品企业纷纷提价,01年尤为明显。
9月,安琪酵母打响了涨价的第一枪;10月底,恰恰食品、海天味业也开始加入涨价大*;11月,安井食品、涪陵榨菜也上调了出厂价格,引起全网热议。零食涨了,饮料涨了,就连调料也涨价了。
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01年1月,共有超过8家消费品相关上市企业提价或评估提价方案。其实,在品牌相继涨价的背后,是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扬,上游涨价自然殃及下游产业,价格上调现象不断涌现。
究其原因,是源于消费需求的抑制使得CPI的涨幅受阻,从而PPI和CPI之间剪刀差扩大。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中下游行业也不甘落后,在价格传导之下,涨价势头异彩纷呈。
然而产品提价并非易事,以涪陵榨菜为例,虽然毛利率保住了,但销量出现了下降的现象。
不仅是国内企业,国外食品品牌也接连宣布涨价。去年11月,亿滋国际就表示,从0年起,奥利奥饼干可能提价7%。
东兴证券预计,0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会进一步向下游传导,更多的企业有涨价预期,具有向下游传导价格的能力的企业会更多受益。
关键词六:药食同源
“作死又怕死”的年轻群体一直在寻求“自救指南”。
对90后、Z世代来说,01是“养生大年”。情绪健康、身材管理、睡眠改善成为90后、95后的三大健康诉求,脱发、睡眠、口腔问题则成为三大高增长的健康需求。
养生意识的提升,使得成分健康及滋补膳食食品兴趣用户不断增长。90后们采用内服外调两手抓的方式,食物摄入与保健品成为他们的养生“秘方”,“药食同源”备受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