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国医大师评选工作正式启动以来,现已历经三届,这其中不乏能从阎王手中救人的至善良医,亦都是中国传统中医的顶尖人物,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正是位列首届国医大师中的张学文老先生。
年10月,张先生生于陕西汉中,其家族自古便是中医世家,因此张先生自小便对中医医学可谓如数家珍,而自他年正式出道以来,现已历任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讲台之上,他位列中国首届国医大师,民间之下,他更是百姓们心中的“急症高手”
如今张先生已近耄耋之年,但其精神依旧充沛,而他自小所练就的医术到如今亦是更为精进,因此关于养生,张先生也是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的,张先生认为养生之道正在于:“脑子要多用,肢体要多动,心胸要宽广,茶饭有取舍”
这20字虽看起来平常,但张先生认为,养生之贵,不贵其养,而在其所蕴含的这个生字上,所以能不能长期坚持,才是身体继续健康下去的基础。
心胸要宽广
张先生认为,养生最关键之处在于心胸要得宽阔,凡事切忌斤斤计较,所谓:“拿得起,放得下,方为好男儿。”这心啊一旦少了负担,那么人体的气血也都会跟着畅顺起来,进而脏腑功能也很难会出现失调的情况,而只要这脏腑功能正常,你像痰浊瘀血就不会发生,故《内劲》云:“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便是说的这个道理。
但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经历如成功、失败、顺利或是挫折等等一系列的情况,进而这喜怒忧思悲恐惊便因此而起,所以在大喜大悲的情况之中,一旦人心理失衡,那么身中之气必然运转不开,进而酿成悲剧。
中医养生认为:“百病生于气。”而在七情之中,通常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所以这身中之气起起伏伏也应了诸病之理,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为此张先生以为,既然疾随情起,那么乐观的心态在养生之中便显得尤为重要,而乐观又是良好心态的重要基础,所以张先生诊断人时,一捉脉搏,便知来人之性,这乐观之人,其脏腑气血往往充而盈之,这哀愁之客,其脏腑气血往往虚而弱之。
因此如何达到乐观的境界及培养好一副宽广的心胸,张先生认为,首先你得找到一份你真正热爱的事业,就如张老,他的爱好正是为人诊断,每当他一进诊室,便顿觉神清气爽,故而即便面对急性子的病人,他也能慢慢感而化之,而除了他衷情的医术以外,其他诸事,他都不会往心里去,也以此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
肢体要多动
张先生认为,养生想要养好,这腿一定得多动,而张先生平时居家或是上班,一直以来都是能走路就不坐车,能散步就一定不会死盯着屏幕,能慢跑也绝不贪恋一宿懒觉。常言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因此这筋骨是否强壮,关节是否利索,肌肉是否丰隆,气血是否通畅,全赖这腿能不能动起来。
但现在很多人平时都不怎么会去保养自己的腿,医院里如关节炎、骨质增生和关节退化的案例也是越来越年轻化了,所以平时生活之中,我们一定要把能活动的关节都活动起来,而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又多以散步、太极拳和八段锦为最佳,这养腿非比其他,有时候运动剧烈了,反而对腿脚无益。
同时,如果平时在家,也可用用一些舒经活络的养生产品,像张先生就喜欢把独活、桑寄生、怀牛膝、桂枝、当归等药材碾成细末,烤热以后用纱布包好,然后每天在关节、脚踝、脚底处滚动按摩,以至于临睡前,他也要把药材包放在关节上敷一敷。
所以如果你在家常觉冷凉难受,那么不妨试着艾灸,但艾灸的专业性比较高,一旦操作不当,就容易烫伤皮肤,所以我们在艾灸时,身边最好有个人看着,以免烫伤,身边很多朋友都来说,艾灸完很舒服,但是自己却没时间天天艾灸,一个星期能抽出一天来艾灸就不错了。
确实为了生活我们牺牲了很多时间,甚至是健康为代价,但反过来想,身体保养好了,不疼不难受,才能更有力气精力去生活,为了方便大家都能调养好身体,这款简易版的艾灸贴一定要试试,虽然贴上没有传统艾灸的火力那么大,但却适合现代大多数人又虚又寒的身体。而且小小一贴很方便,一撕一贴,花不了1分钟,也不用艾灸时苦等不敢动弹,贴上之后,该工作工作,该娱乐娱乐,丝毫不耽误事儿。
利用艾草的温阳特性,透过皮肤渗透到经络之中,和传统艾灸的原理类似,艾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驱寒逐湿的特性,特别适合身体寒啊多的我们,此外这个黑色的膏中,不仅有艾草,还添加了干姜、制川乌、薄荷等草本,经过科学配比,制膏,一撕开就闻到浓郁的草本香。
贴布采用的无纺布,透气性好,贴在身上不闷,持续发热的艾灸贴,暖暖地很舒服,像我们经常小肚子摸上去冰冰凉的,就贴在肚脐处。此外,如果觉得自己容易上火,在我们的脚心处也可以各贴一个,而且脚底的经络众多,贴在脚底部,对于排湿寒也不错。
一包中都是各个独立贴,一般贴上后6~8小时即可撕下,具体根据个人体质来控制时间,走到哪贴到哪,开车出门都不耽误。
不知道怎么贴的可参照下图:
脑子要多用
关于养脑,张先生认为脑这个东西,要“以用为养”方为最佳,大脑机能在他看来,是越用才越灵活的,而且这脑袋灵活起来了,对健康和长寿也是颇有裨益的,因此张先生平日居家也好,办公也罢,他都要求自己保持好勤奋的求知欲和勤于辩证的思维,因此即便他现在年事已高,却仍能思维敏捷,完全没有其他耄耋老人所常出现的如脑力衰退、健忘及痴呆的情况。
再者,张先生也强调要注重科学用脑,他认为脑能健体,体亦能养脑。所以要保持好大脑的活力,这良好的身体健康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要保持好身体健康,平日里一定要做到:“饮食起居有规律,脾胃寒热要调剂,肥甘滋腻要节制。”这三点。
另外,用脑之时要注意张弛有度,尽量避免把脑力用到极限的情况,所以平日张先生习惯切换重点,以使大脑可以在不同的区间内发生不一样的兴奋反应。最后张先生一辈子都始终贯彻着一不抽烟、二不喝酒的习惯,让静不让急的用脑原则。
茶饭有取舍
关于饮食上,张老认为:“吃得越好身体越好,是现代人饮食上的一大误区。”比方这大鱼大肉虽然富含营养,但是总不能天天吃,就像如今天寒,便适合温补牛羊肉,而一但转夏,便再不适合进补牛羊了。
而像木耳、萝卜、白菜、山药、*瓜这类食品虽看似普通,但是却是四时常备的养生之蔬,另外张先生指出,一些刺激性强、含糖量丰富的食物,以及受过冰冻、大火焦制的食物最好少吃或者不吃。另外如香椿这类发散之食,平时那些脾气急易上火的人最好不吃。
此外张先生认为:“五味贵和,不可偏胜。”正如《内经》中云:“膏(肉)粱之变,足生大丁。”即营养高的食物,容易使人发疾病。关于这点,名医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也有提及:“至于五味,口嗜而欲食之。勿使过焉,过则伤其正也。”所以凡事,要讲究一个“量入为出”切不可“骄而贪杯”
最后《内经》曾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因为这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一旦脾胃受伤,便容易使食物难以消化,进而形成食积的现象,进而最终演变成痰湿的问题。
而所谓以本治本,就在于用食化食,而在能化食的食物里,八珍糕正是其中之上品,而谈起这八珍糕,它的历史可谓颇为久远,可以追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医学家陈实功。虽然陈实功主攻外科,著有《外科正宗》一书,但其一直秉持的观点是“开户逐贼,使*外出为第一”,即更加重视内治。
相对于药物治疗,也更加注重食补,《外科正宗》记录他发明了养生保健的“八珍糕”。“八珍糕”主要的八种食材是茯苓、莲子、芡实、扁豆、薏米、山楂、麦芽、山药,并辅以米粉、白糖、麻油精制而成,也叫“八仙糕”。
陈实功本人也因此活到八十多岁。可以发现,“八珍糕”的食材主要带有平性益补的性质,具有健脾养胃、培元益气的功效,主要调理身体虚弱者因脾胃病引起的体弱面*等症状,而身体健康者服食也能促进消化、增加食欲,如果长期服用当然也可以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所以这种“八珍糕”对脾胃有好处,而且它的选材基本都来源于常见食物,并不难找。陈实功本人就在每天清晨服用数条,“百日后即可渐觉体健,久服则培养脾胃,壮助元阳,轻身耐老”。
而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陈氏“八珍糕”的配方得到改良。最近研读罗大伦博士的《阴阳一调百病消》,里面就提到了八珍糕。
你仔细看,八珍糕里面很多食材,都是秋天成熟的果实,可见古人养生,也是遵循四时之法,而且这些食材大部分都是温性的,有益脾胃。
在八珍糕这个食谱中,山药、莲子、白扁豆都是滋补脾阴的;茯苓和薏米祛湿;芡实是收敛的,糯米和*参都是温阳,补元气的。
这么看似简单的一个食谱,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有偏,怪不得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健脾的糕。
下面就把这个糕点的制作方法分享出来,趁着冬天,好好养养咱的脾胃。
做法:*参20克、白术30克、茯苓50克、山药50克、薏苡仁50克、芡实20克、白扁豆20克、莲子肉50克、生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所有食材打成粉末,再加入面粉和鸡蛋,和成,用模具压出形状后放锅蒸半小时左右。
而且做熟的糕点晾凉后封存在保鲜袋里,想吃的时候拿2块。《外科正宗》称其:“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若是自己懒得制作,试试这款八珍脆饼,比起传统的八珍糕来说,它既保留了八珍糕健脾养胃的营养特性,又增添了酥脆的口感,不像我们平时提起来养生食物那般寡淡无味。
这款脆饼在传统八珍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更适合现代人的脾胃需求,想要知道有没有用,关键看食材的搭配,这款脆饼的配料很简单,食材也较为丰富,有莲子、薏米、山楂、鸡内金、麦芽、茯苓、山药、砂仁、芝麻、白扁豆、人参、鸡蛋、食盐、水、小麦粉,而且没有添加蔗糖,用的是麦芽糖醇液,因此即使是不能吃甜不能吃糖者都能放心食用。
其次这些食材性味搭配很符合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与君臣配伍。我们养脾胃不能只是一味地补,很多时候你补进去的并非脾胃需要的,反而还拖累脾胃给你运化,传统文化讲究真正的食养,要有补有泄,有温有凉,这样才会平衡,补而不腻,身体才能吃得消。
因此这款八珍脆饼,用山药去补,就用茯苓去疏泄;用莲子去补,就搭配山楂去疏泄;用麦芽去补,就搭配鸡内金去疏泄,薏米是寒凉的,但砂仁是温和的,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才不会相撞,反而能激发出各自最大的效力,共同朝着脾胃去“发力”。
重点说一说这几味食材,一是鸡内金,鸡内金有疏通之效,脾胃的积滞,湿浊,皆可用其清之,因为脾胃内一旦阻滞,任何补脾健脾养胃作用的食材都没办法进去,相当于你去人家家里帮人家打扫屋子,人家大门紧闭,你能力再强,也扫不干净。
有了鸡内金的疏通,之后麦芽便可以发挥它行气的作用,调理我们脾胃乃至身体中乌烟瘴气的杂乱的气机,之后靠着莲子的清心唤醒脾胃。
砂仁辛香,有温散的作用,可以把体内的湿浊化开,之后就是茯苓和薏米,都是祛湿降浊的,可以完成脾胃的升清降浊。
山药主健脾,把脾胃运化给强健上来,山楂味酸,有收敛效果,把这些补益脾胃的给收敛住,使之不流失。最后把上述的食材都打成非常细的粉末,与小麦粉和鸡蛋混合好,为了保证这酥脆的口感,脆饼都要经过72次的叠酥,手作出来的味道和机器生产完全不同,营养也更高。
要知道食材也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你用心对待它们,珍惜它们,反过来也能得到食材回馈给我们的营养和健康。每天来2块,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当代的“懒人”,也不用费心思想着怎么搭配才能养脾胃,直接吃就行了。
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的,有股淡淡的焦香味儿,不同于传统养胃糕点寡淡无味的口感,这款适口性非常不错,轻薄酥脆。独立小包装,便于携带,随时随地都能养养脾胃。但因含有人参,故而14岁以下的小朋友不宜食用哦。
以下是八珍糕的适用人群:
1、八珍糕调养脾胃的经典名方,许多专家推崇的山药薏米芡实粥和四宝粥等,都是由八珍糕延伸而来。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身体健康,必须先把脾胃调养好才行。
2、山药、薏米、芡实在《神农本草经》中都被尊为上品,经常食用有益智安神、延缓老迈的保健作用。
3、淮山药“健脾补虚,滋精固肾”,芡实是健脾补肾的绝佳首选,所以很适合用八珍糕调补。
4、都非常适用。多吃八珍糕可以培补体内血气,而只要人体的血气充足,那么才会有抵御外邪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