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建议对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实行管理
药食同源保健食品是既可以作为食品食用又可作为药品防治疾病的一类物品,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药食同源保健品是《“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年)》等国家战略重点支持的产业,也是大健康的朝阳产业,作为“治未病”的品类存在,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科技与生活的交织中,健康之舟驶入了新的港湾。曾经,温饱与疾病治疗是民众的健康航标,如今,预防、养生与延年益寿已成为新的航向。在这一转变中,药食同源的理念熠熠生辉,它告诉我们,药物与食物,同根同源,共同守护着生命的繁盛。在这个全新的健康时代,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等多层次、多元化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年11月,我国印发《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对我国药食同源物质进入依法管理阶段。面向“十四五”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原有的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名单、法规政策以及科研力量已难以适应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形势需求,亟需提出药食同源保健食品新名单,以促使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在保护人民健康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为全面推进实施健康中国和人类福祉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当前我国药食同源保健食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文化自信,传承好祖国优秀的药食文化和思想内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投入科研之力,让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焕发新活力。在科学的探索中,不断提升研究水平,树立品牌影响力,让这一传统领域焕发新光彩。树立更多的有影响力的品牌。
3.明确列出不能作为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的负面清单,加强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的文献、临床及社会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和评估。具体申报的药食同源保健食品所提供的安全性资料由专家委员会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
4.完善法律法规,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体系。在法治的轨道上,为药食同源保健食品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让中医药加入食品“朋友圈”加快布局药食同源创新链和产业链
司富春代表每年聚焦中医药、科技、人才、健康、民生等重点工作和热点难点提出建议。今年,加快推进药食同源产业发展是其中之一。
在健康的新纪元,医学的航船正悄然转向“治未病”的广阔海域。药食同源的智慧,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亚健康调理与健康养生的道路。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药食同源产品的消费需求如潮水般上涨,释放出无尽的活力与潜力。
在电商平台传统滋补细分品类商品交易总额中,药食同源食品类目销售额近26.42亿元,同比增长%,同时“药食同源”也被列入中国食品饮料五大风味趋势之一,具有巨大发展前景。
据司富春介绍,国内近年来开发的药食同源产品,主要的功效围绕在免疫力调节、抗疲劳、辅助降“三高”,其他功能如调节胃肠道、通便、改善睡眠、改善贫血等很少。缺乏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传统中医药选方配伍为基础的保健品,亟待从中医养生古方中挖掘保健食品的创新品种,让中医药更好融入食品“朋友圈”。
立司富春建议:
1.立足我国传统文化和饮食习俗,加强药食同源在保健、养生、食疗、食养等方面的科普宣传,讲好药食同源文化故事,培养药食同源新品牌
2.同时,加快建立药食同源食品相关法律法规及食疗评价规范,为我国药食同源食品行业规范发展、提高产品质量、走向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支持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