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至
(图源:望秋叹)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提出的一个,大约出现在年之前。冬至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逐渐增强。冬至的到来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这一天是大吉之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冬至大如年”,冬至又被称为“亚岁”,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意思是仅亚于过年。过了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阳气慢慢开始回升,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此之所谓“冬至一阳生”。
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这种习俗传承已近年。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是在汉代之后,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冬至日是“数九”的第一天。三九补一冬,冬至一来,天逐渐变冷,便也成了滋补养生的好时节。
(图源:望秋叹)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连云港在冬至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不同的地方冬至这天又有不同的习俗,江苏各地冬至习俗,你都知道吗?
江苏冬至吃这些
JiangSu
南京:逢九炖只老母鸡
冬至后是进补的好时节,按民间说法,在冬至这天喝鸡汤,可以补上一年。据南京文史专家薛冰介绍,南京人有“进九吃鸡”的习惯,民间有“一九一只鸡”的习俗。
所以,每年冬至,南京菜场上的老母鸡都不愁销路,南京人早早地就会排队去买上一只老母鸡回家煨汤。另外豆腐也很受南京人欢迎,豆腐谐音“逗富”。从以前的“大葱笃豆腐”、“大肠烧豆腐”,到现在“青菜豆腐保平安”,都是南京人饭桌上的常客。
(图源:蓝风摄影)
//
推荐餐厅:民间老鸡汤面馆
//
老母鸡汤店的鸡肉肉质刚刚好,既不柴又带些香味。用的是文火焖煮,肉质酥烂。喜好加料的人可以选择在鸡汤里加些山药、香菇、枸杞等食材,不仅增加了口味的层次感,营养也更丰富均衡。饭前一碗汤开胃,丝滑醇厚,吃到最后再舀一勺泡饭,寒冷的冬天,从内到外都是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