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食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清代宫廷如何养生康熙乾隆各有妙招,堪称
TUhjnbcbe - 2025/6/5 20:11: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追求长生不老,是历代帝王的梦想,从秦朝始皇帝开始,皇帝们在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于是就有了徐福出海求仙,更有其后很多人开始炼丹服药,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明朝,甚至有皇帝因为服用仙丹而毙命。

明朝灭亡之后,清朝皇帝们吸取前朝经验,不再迷信以药物求长生,而是以保养为主,注重生活质量。

也因此,在清朝出现了几位长寿皇帝,康熙帝和乾隆帝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直到晚年,仍然老当益壮。

那么,清代宫廷到底是如何养生的?康熙乾隆各有妙招,堪称养生典范。

康熙和乾隆都是少见的长寿皇帝

历史上所谓盛世的出现,经常与某个长寿的皇帝相联系,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缔造了开元盛世。

清代康乾盛世的出现,固然是康熙、乾隆两帝励精图治的结果,但也与他们的健康长寿关系密切。

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是有名的长寿皇帝,清军从占据中原到灭亡,一共持续了入年,而康熙、乾隆在这其中就占据了年,可以说如果不是康熙和乾隆有旺盛的精力和绵长的寿命,恐怕也不会开创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

康熙帝从8岁就被扶上帝位,整整在位61年,在这60多年中,康熙做了很多丰功伟绩,对后世影响很大,例如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抵抗沙俄的侵略,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

虽然工作如此繁巨,但康熙的身体却非常好,如果不是因为晚年继位人争斗的问题,说不定康熙帝还能活得更久。

康熙帝的孙子乾隆帝与他相比较,就显得更加有福气。

乾隆帝25岁继位,在位60年,当了3年多的太上皇,终年89岁。

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4朝,享受7代同堂的天伦之乐,没有在晚年遭到皇子乱政的困扰,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的。

乾隆帝寿命很长,而且身体也很好,到老年眼睛也不花,在65岁时还生下皇十女和孝公主。87岁时还能外出狩猎,临终前不久尚能读书写字。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华,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帝。他对乾隆帝是如此描述的:“观察皇帝的相貌,虽然已经83岁了,可是看起来像60多岁的人,精神矍铄,像年轻人一样。”乾隆帝对自己的长寿也十分得意,认为“不特云稀,且自古所未有也”。70岁时,他特地撰写了《古稀说》,并刻“古稀天子之宝”及“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印章;80岁时,刻镌“八徵耄念之宝”印章,以志庆贺。

他们虽居高位,但生活很有规律

康熙帝和乾隆帝之所以能活很大岁数,和他们平时主要身体保健有很大关系,他们两个人都是生活节奏很有规律,该休息时就休息,不贪吃喝饮酒,同时勤于锻炼身体,经常策马奔驰,在平时也会适当吃一些保健的药品,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皇帝是天下人供养,想吃什么都可以得到,但康熙和乾隆对山珍海味却十分克制,不是餐餐都要精食进补。

康熙帝饮食简单,每天除了进膳两次外,不食别物。他注意选择有营养的食品,不有所偏嗜,也不暴饮暴食,严戒烟酒及槟榔。

他出巡在外时,爱吃当地所产的时令菜。他说:“老年人应当饮食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

康熙帝在位期间,烟草在中国已广泛种植,吸烟之风很盛行,不仅百姓吸,即使宫廷的大臣们也多有此嗜好。

康熙帝幼年时曾在乳母家学会吸烟,但继位后,觉得对身体有害,便把烟戒掉。

自此之后,他不仅要求自己不吸烟,也要求大臣们改掉吸烟的习惯。康熙帝平生不好饮酒,虽然他酒量过人,可喝一斤,但能饮而不饮。

进膳后,他认为不能即时休息,也不能马上投入到紧张的事务中,而应与人闲谈,或者赏玩珍玩器皿,用以消食。康熙帝非常注意饮水卫生,说:“人生养身饮食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

他一般把水加热煮沸,取蒸馏水饮用。每当夏日大雨倾盆或洪水暴发之际,他拒饮河水,认为洪水会将脏物冲刷到河中,河水肮脏,喝了易生病。

与康熙帝一样,乾隆帝的起居饮食也很有规律,他早上6时起床,饮食完毕后,开始上朝处理国事,午后就开始休息,玩乐,晚上看书习字,调节心情后就上床睡觉。

他平日爱吃的食物也很多都是平常之物,如豆腐、黄豆芽、鸭子、肉皮等,这些食物大多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增强人体体质的作用。

步入老年后,他的饮食习惯变得清淡,少食肉类,多食蔬菜,喜欢吃粥。粥具有易于消化和保养脾胃的功效,利于颐养天年。

不沉溺于美色丹药是他们长寿主要原因

很多帝王之所以短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沉迷于酒色,康熙和乾隆在这个方面却十分克制,虽然身边美人众多,但他们却极少放纵自己,这也是他们长寿的重要原因。

除了平时注意养生之外,康熙帝和乾隆帝还经常出巡,在体察民情的同时,游览各地的风景。

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经六下江南,在频繁的出巡活动中,他们饱览神州景色,心旷神怡,体质也得到了增强。

即使在宫中,康熙帝和乾隆帝也从不安坐于室内,而是对围猎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多次去热河围猎。

成年后,乾隆帝愈加喜欢出巡打猎,他箭术精准,常在夏日接见武官后在宫门外较射,几乎是百发百中。

此外,康熙帝和乾隆帝还爱好丰富,康熙帝热衷科学,对算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亲自解剖过一头冬眠的熊。

他曾亲自观测日食,为了观察风向,他还在宫中设立小旗,作科学分析。乾隆帝则是诗文皇帝,琴棋书画都很擅长,喜好吟诗作对,书法也非常出彩。

他在游赏名山大川中,留下很多墨宝,他一生共写诗四万多首,其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无人可望其项背。

他还喜欢听音乐,经常要求乐工更换新曲。康、乾二帝热衷于自己的“业余”爱好,这对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起了重要的作用。

历代君王多迷信长生不老,服丹药中毒者比比皆是,不过康熙帝和乾隆帝对此并不迷信,特别是乾隆帝,因为皇父雍正帝服丹药中毒身亡,对丹药甚是反感。

康熙帝非但不喜欢服用丹药,连对补药也没有过多的兴趣,认为应该饮食做身体补充。

他曾经说过,早年满洲老人皆不服药,太皇太后、皇太后一生也不服药,先人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所以应该效仿。

康熙帝不仅这么说,而且以身作则,他57岁时,下巴有几根白须,大臣进献滋补肝肾的乌须丸,他认为多此一举,拒之不用。

乾隆帝却不认同祖父的观点,他每天都要噙服少许上好野山参,还常饮药酒。

他认为人需进补,但要适时适量,不能乱补。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固肾即固本,先天之本既固,身体自然健康。

康熙帝和乾隆帝因为保养有术,因此身体十分健康,不仅活的很长的寿命,同时在政治方面也建树颇多,在他们一生中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盛世。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代宫廷如何养生康熙乾隆各有妙招,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