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秋已过,但暑热似乎并未“走远”。加上台风“天鹅”外围下沉气流的影响,滚滚热浪侵入惠安,高温酷暑天气,让人们燥热难当。
当你游走在闽南地区的大街小巷里,难免口干舌燥,这时消暑小吃便成了必备品。除了具有闽南特色的传统小吃受人欢迎,更有新口味崛起进入消暑大*。让我们迅速定位,找出这些物美价廉、解饿又解馋的消暑小吃来消遣酷暑的日子吧。
仙草蜜
推荐指数:★★★★★
仙草蜜是闽南和台湾地区的传统小吃。在闽南,传统主妇几乎都会制作仙草冻,就是将仙草阴干后加水熬煮,直至胶质完全析出凝固,冷却后形成褐色冻状的食品。
“仙草冻”的“仙”字应该是后来商业化需要,我们儿时直呼它“青草冻”。,如果有蜂蜜,那食客简直就是“舌尖上的神仙”,当地人视之为清凉甜品。
在夏天,一碗冰冰凉凉的仙草冻,的确能将五脏六腑的闷热血气都清除的一干二净,当然也就容光焕发的洋溢自然之美了,是炎热消暑的圣品。
土笋冻
推荐指数:★★★★★
一种形似“蚯蚓”的闽南特色美食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通常以为是笋做的。其实“土笋”不是笋,也不是植物。
土笋冻是发源于福建泉州及闽南地区的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学名叫星虫),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
尤其在大热天,取出冰镇的土笋冻,蘸上酱料放入口中,胶质的清凉和星虫的鲜脆完美结合在一起,让你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四果汤
推荐指数:★★★★★
民间流传:“没有四果汤的夏天就不算夏天!”
四果汤是闽南夏季消暑的重要饮品。
每至炎夏,或是街边小摊,或是老字号店铺,人们总是喜欢适时地叫上一碗四果汤,消却炎炎夏日的闷热。大部分的四果汤是以石花汤为底,加上配料即为四果汤。
四果材料丰富,有莲子、红豆、绿豆、仙草、银耳、芋泥等,也有十分有嚼劲的芋圆、地瓜圆子等,不局限于过去的“四果”,还加入了时令水果,选择十分多样,任你选;汤底的蜜水味甜甘口、口感纯正,清热解*,是很多人祛暑降温的首选。
石花膏
推荐指数:★★★★★
石花膏是闽南人家喻户晓的一种消暑凉点。它类似果冻的东西,吃起来不仅Q滑爽口,还有清凉解暑的功效哦。
石花膏的主要原料石花菜,是生长在台湾海峡中潮或低潮带礁石上的一种食用海藻。祖国药典记载:石花全藻皆可药用,能治痰结、瘿瘤、肠炎、痔疮、支气管炎等症,值得一提的是石花膏是夏季解暑、降火之妙品。
夏秋时节,到闽南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总喜欢徜徉街市,品尝那自古驰誉、具有南国海滨风味的消暑凉点——石花膏。
石花膏不仅解暑美味,还有一段感人肺腑的传说哦!
从前,东南沿海的某渔村,有一对恩爱夫妻,妻子名叫石花,贤惠聪颖。每每丈夫捕鱼晚归,石花总要来到港湾的海礁高处,踮着脚等盼。有一天,海上起风,乌云如墨,石花又来到老地方“望夫石”上翘盼归帆,但等了大半天仍不见夫君的帆影。石花心情万分焦急,忽然,一个急浪辟面打来,她看到兀立的礁下,有个因海难落水的渔民在边挥手边呼救。在这生死关头,石花冲破世俗桎梏,咬紧牙关,使劲把这个奄奄一息的男渔民拉了上来,自己却因礁石滑溜失足跌落波涛汹涌的大海,再也没上来。迟到的石花丈夫回到家后闻此噩耗,赶到石花常站立的礁石上恸哭一场。说也怪,天晴浪静后,石上竟长出一种素雅可爱的不知名小花。乡亲们为悼念这位见义勇为的渔家女,就将这种奇异的海生物取名为“石花”。
豆花推荐指数:★★★★★
豆花是夏季消暑佳品。幼时记忆中巷弄里担着豆花的背影,吆喝的回音,重温旧时的古早味依旧回味无穷。
豆花洁白光滑、入口嫩而不松,奶香浓郁,芋圆Q劲弹牙,略有豆香。
夏日的午后,慢慢感受着糖水清淡的甜味及豆花滑嫩的口感,味道真是好极了。不一会,整碗豆花就滑溜进了肚子里,口齿间还残留着清甜滋味,豆香久久弥漫,暑渴立刻消除。
花生汤
推荐指数:★★★★★
花生汤是一道美味可口的闽南小吃。这道美食发源于泉州地区,而后传至福建其它沿海地区乃至海外。花生仁酥烂不碎,入口即化,汤色乳白,甘甜爽口,清甜爽口,滋补润肺。
泉州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熬至花生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可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这正是古早味的早餐佳品!
薯箍汤
推荐指数:★★★★☆
在闽南,地瓜又称番薯。闽南人把地瓜切片晒干贮存叫作“薯箍干”。夏日傍晚,大汗淋漓回家,喝上一碗薯箍汤,汤水甘甜爽滑,地瓜片入口即化,既解渴,又饱腹,最关键的是口感极佳,那叫一个舒服!
菜头酸
推荐指数:★★★★☆
菜头酸是闽南地区的经典小吃。闽南人所称的菜头,即萝卜。在泉州,菜头酸是妇孺皆知的小吃。菜头酸口感酸酸甜甜,清脆可口,清凉败火。早年,闽南乡下人家家家都会做菜头酸给小孩当零食。意思是祝福小孩健康成长。
来源:我在惠安我在南马桥
版权声明:
未经微惠安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原创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微惠安”。原创文章、图片、视频、标志、标示等内容版权均归微惠安所有。任何企业、个人和机构组织等禁止转载使用以及二次修改使用,否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凡注明“来源:XXX(非微惠安)”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与微惠安无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