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节气
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
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
大阳高度角最小
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
黑夜最长的一天
01
·冬至由来·
12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冬至有“日南至”之称,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冬至这天太阳南行到极致,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自冬至这天起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冬至是一个吉日,如《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回升,是一个太阳直射点往返循环的开始,应该庆贺。
02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
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03
·文学欣赏·
九九节气歌
数九歌
冬至还有一个称呼——“数九”。从冬至这一天开始,冬天便被分成九个“九天”。在81天之后,春天就来了。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七九河开,
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诗词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冬至》陆游岁月难禁节物催,天涯回首意悲哀。十年人向三巴老,一夜阳从九地来。上马出门愁敛版,还家留客强传杯。探春漫道江梅早,盘里酥花也斗开。04
·冬至传说·
冬至传说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防灾祛病。
05
·冬至习俗·
一说到冬至,总是免不了有冬至吃饺子还是吃汤圆的话题,因此南方人和北方人也为了这个话题各持其词。
北方吃饺子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中国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今天厨房的师傅们也为孩子们准备了冬至的小惊喜。
小朋友们也用自己的巧巧手,准备了美味的饺子。
热气腾腾的饺子吃起来,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的温暖,当我们在感受温暖的同时也把爱心传递给他人,冬至一定要吃饺子噢。
南方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06
·冬至养生·
冬至养生
冬至正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
极容易受寒,也极易生病。
所以冬至前后养生的核心,
就是:“躲寒、躲冷”,
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晒背、暖双足,
平日要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
避寒风,避冷水,避生冷饮食。
冬至养生攻略
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
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
冬至养生要藏阳气,冬天阳气藏得好,
春天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
要学会“躲”才能保护好体内的阳气。
冬至养生秘诀
宜滋补:可以适当进食羊肉、牛肉等温性的肉类;
宜保暖:出门时穿好防寒衣物,预防感冒;
宜益气:多晒背补阳气,谷果肉蔬合理搭配;
忌受冻:冬至抵抗力较差,外出时捂好背、腹和足底;
忌耗损:行不疾步、目不极视、坐不极久、卧不极疲;
忌湿寒:防止湿寒入体,饮食以滋阴潜阳为宜,少食咸。
-END-
图片
各班老师
编辑
李晓彦
校对
王艳阳、王雪清、陆娜颖
审核
郭丽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